酒吧简介:2006,贵阳酒吧元年
虽然贵阳很早就有了酒吧,但不是比较小,就是不成气候。主要原因,一是酒吧跟风成潮,什么样的酒吧火爆,一夜之间就会遍布大街小巷。风潮一过,又销声匿迹。极少数酒吧虽然很有特点和风格,但由于超前于当时的观念,也无法坚持多长时间。
2005年,跳舞俱乐部好像突然从地下冒出来,成为最时尚的夜生活方式。2000年开张的“香格里拉”是贵阳跳舞俱乐部的雏形,他们学习广州跳舞会的装修风格,请来DJ,播放HOUSE音乐,场面非常热闹,贵阳的第一批派对动物渐渐在那里聚齐。不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,那里的音乐过于商业化,口水歌太多,也没有明确的主题风格。
2005年,跳舞俱乐部在贵阳遍地开花,不仅新开的多,一些老夜总会也纷纷把大厅改成跳舞俱乐部。过渡的饱和使得跳舞会经历了此消彼长的过程。贵阳第一家正宗跳舞俱乐部是中华北路的“波特兰”,之后是“柏年”、“品客”,一个新的出来,就会对老的产生影响。热爱电子舞曲的消费人群,本身就有喜欢赶时髦、好奇、喜欢新鲜环境,喜新厌旧,也就不奇怪了。这一年,跳舞俱乐部成为一个人酷不酷的集中体现。你去哪家跳舞会?去的时候穿什么样的衣服?成了时尚符号,成了城市酷文化的代表,至于什么样的音乐,反倒无所谓。到了2005年底,跳舞俱乐部达到最高峰,几家有代表性的,像“柏年”、“品客”等等,火爆得一塌糊涂。“睡觉睡到自然醒,数钱数得手发酸”的老板们,不知道对2006有什么样的预期,但是当2006年到来的时候,他们也许会发现,跳舞俱乐部继续火爆的时候,另一股风潮已经悄然来临:那就是风格主题酒吧在2006年的绽放。这既是贵阳夜生活成熟之后的必然选择,也是跳舞跳累之后的理性回归。
这些新开的酒吧不再单独强调音乐、酒、足球或者哪种单独的产品,而是突出主题所强调的文化。到这些酒吧,就进入了一种鲜明的文化氛围里面,感受与生活经验完全不同的体验。
在中华北路上,相距不到500米,有两家风格截然不同的酒吧。一家是“宜北汀”旁边的“前锋”足球主题餐吧。一进门就能感受强烈的足球氛围。一楼的过道有如时空隧道,两旁张贴着头十届世界杯的海报,整栋楼,包括商务包房,处处体现足球风格。有如城市海洋中的小岛的顶楼露台,也被颇具心思地装饰成替补席的样子。
而另一家位于美佳大厦17楼的“17楼7号”,则是别有风味的半空中的葡萄酒吧,环境幽雅,夜幕来临,端一杯酒临窗眺望贵阳城市夜色,别有滋味。
南明河畔的“卢缇西亚”,以洋酒为主题,带有浓郁的巴黎左岸风情。“地酒天藏”则让贵阳人在“1950”之后重温美式牛仔酒吧的风采。“酒库”老树新花,重新装修之后从音乐到风格都给人英伦体验……
这些新开的酒吧,细分了客户,也丰富了贵阳的酒吧风格,给贵阳的夜场动物提供了更多选择,同时也正式宣告一窝蜂时代的结束。正是风格各异的各种酒吧,让贵阳夜生活正式进入酒吧时代。
这篇小文,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为贵阳酒吧元年的序。
转载请著明信息出自:中国酒吧网 qingba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