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从小就知道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:指南针、火药、造纸术、印刷术。
天杀的,别说我贪心,真是不服气:我们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悠悠长河里怎么才淘出四大发明?!平均下来一千年都发明不出一个好东西呢……
呵呵,咱们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怎么能丢这个面子?!现在又有一项发明被世界承认为第五大发明了——泥窖酿酒。
正所谓“千年老窖万年糟,酒好须得窖池老”,美酒飘香的秘密全在这其貌不扬的窖里呢!
说起窖池,有三大“神奇”是你敲碎脑袋也想不通的呢!
“神奇”一——“变色龙”窖泥
所谓“窖”,是指粮糟发酵的“窖池”。窖池连续使用的时间称为“窖龄”。一般说来,30年窖龄以上的窖池,才能称之为“老窖”。
“窖池”一般是用特有的黄泥、泉水或井水掺和筑成的。使用7到8个月,黄泥会由黄变乌,再用2年左右,又会转变成乌白色,并由绵软变成脆硬。过了30多年后,又会由脆硬变为绵软,泥色又由乌白转为乌黑,并会出现红、绿等颜色。400年以上的窖泥,在阳光下呈五颜六色,闪闪发光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观?至今还是个谜。
2005年,宜宾五粮液集团明代老窖中的一块10克重的窖泥被当地警方护送到北京,被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收藏,被媒体称为“国宝窖泥”、“天价泥巴”。试想想,一小块窖泥就能成为无价的国宝,那么整个窖泥的价值会有多高!
“神奇”二——不可复制的成分
老窖窖泥中的总酸、总脂含量和腐殖质及微生物种类非常多,特别是几百年的老窖泥,其中仅有益的微生物就达几百种,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微生物群落,光嫌气芽孢杆菌就占了相当大的比例。正是这些嫌气芽孢杆菌,将老窖泥独特的微生物学特征明显体现,从而影响着粮糟的发酵和出酒的品质。因此,窖池越老,有益微生物越多,粮糟发酵就越好,酒质也就越好。
如今,一些发达的国家,借用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,想分析中国“老窖”中的成分,试图培养自己的“老窖”。可是,哇哈哈,他们到现在也竟没有研究出来……
“神奇”三——最老的“老窖”不称“老”
说起咱们中国有名的老窖,还真是不少,都号称几百年历史,纷纷在酒名中标上一个“老”字。当然这些酒厂的酒也是很不错的,只是有的酒厂老窖都已经成为文物,根本就不参与酿酒了,用“新窖”酿出来的酒,也叫“老窖”,对消费者就显得有点不那么厚道。
正所谓“会咬人的狗不叫”,中国最老的“老窖”酿出来的酒却不在酒名中标上一个“老”字,它就是“五粮液”。
五粮液的糟坊中共有16口明代古窖池,它们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,是我国现存时间最长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。更为独特的是,这些古窖600多年来一直使用,从未间断发酵,保存完好,历久弥坚。
用这种窖酿出的酒格外香醇浓郁、清冽甘爽,饮后回味无穷。
前不久,一瓶酿于600年前、净容量为3000毫升的五粮液老窖孤品在成都以50万元的天价拍卖给天津一位民营企业家。
由此看来,咱们可真是得好好保护咱们这第五大发明呀!光想想多卖出几瓶这样的天价的老酒,就能让咱们GDP翻好几个跟头呢!
转载请著明信息出自:中国酒吧网 qingba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