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令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酒文化,酒令起源儒家“礼”,为喝酒时助兴娱乐的方式。大约从唐代开始酒令开始在社会上盛行,此后经由宋、元、明、清几代得以发展。
酒令的形式多样,随饮者的身份、文化水平和趣味的不同而不同,大致可分为游戏令、赌赛令和文字令三种,都可以即兴创造和自由发挥。
游戏令
1、传花
用花一朵或可用其他小物件如手帕等代替。令官蒙上眼、将花传给旁座一人,依次顺递,迅速传给旁座.令官喊停,持花未传出的一人罚酒。这个罚酒者就有权充当下一轮的令官。也有用鼓声伴奏的。称“击鼓传花令”。令官拿花枝在手,使人于屏后击鼓、座客以次传递花枝,鼓声止而花枝在手者炊。
2、拍七
进行时要求速度快,使行令者忙中有错受罚,从令官报数,1234顺报,至明7(7、 17……)和暗7(7的倍数14、21……)时,应报者拍桌而不出声。矢口出声报数的罚酒。下一轮即从罚酒人从头报起。
3、猜谜
是群众性的智力游戏。行令时通常可以和传花、拍七结合进行。如由罚酒人出谜面,由下一轮传花、拍七的输家猜谜底。猜不中者罚酒,如猜中则出谜人罚酒,猜中者并有下一轮出谜权。猜谜还可以限定范围、加限于席上所有物或室内所有物之类,由令官行令前宣布。
4、说笑话
可由令官开始或上一轮行令受罚者开始、依次轮流说一个。如能逗引全席或多数人发笑,说笑话者算是成功。全席各饮一杯;倘若无人被逗笑。说笑话者认罚;如仅有一人或少数人笑,则罚笑着饮酒。
5、汤匙令
着一汤匙于空盘中心,用手拨动匙柄使其转动,转动停止时匙柄所指之人饮酒。
6、酒牌令
以牌的形式,上刻所行酒令的内容。如槽咸丰年间产生的《列仙勒挝人上划四十八位私人的名字面存留申。祖据每位仙人的不同身分、经历、特点,现定铁面的法则。使用时,只荐任过抽取其中的一张牌,援服牌面上的次政法则行再如‘老子”脉,上写“寿者欢”,即在席年龄员大的人饮项“黄石公四,上写”有著述营一杯”。即对在冷有著作的人做一杯酒,等等。
7、筹令
竹制筹令,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、用时不必费脑筋而又颇有趣味。因此文人聚饮和闺房集宴多用之、他们党在酒筹上铭刻经书或诗、词、曲成句,或《两厢》、《水浒》、《红楼梦》中人名、并由此引申出敬酒、劝酒、罚酒等名目。1982年,在江苏丹阳县丁卯桥出土的金龟背负《论语》玉烛筒一种。酒今筹五十枚。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筹令。
转载请著明信息出自:中国酒吧网 qingba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