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现代高科技康体项目的发展状况还存在许多不足:
(1)康体行业起步晚、水平低,但数量增长快。就拿保龄球项目来说,我国较正规的开展保龄球运动员是1985年,比欧美、澳大利亚以及日本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韩国等相比要晚很多,即使与香港、台湾地区比也相差不少。
(2)康体设施有限,但发展快而猛。1995年,内地保龄球道仅仅1000条左右。而且都相对集中在北京、上海、珠海、佛山、广州、深圳、中山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,又几乎都集中在各个星级宾馆、饭店。但是到1997年1月,短短一年半过去,保龄球道发展到1.2万余条。
(3)康体项目收费标准较高,普及面有限,但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飞速发展,普及面扩展。如保龄球项目,其收费标准刚开始一般每局15~25元之间,也就是说在十几分钟里要消费20元人民币左右。如果活动1~2小时,则需要几百人民币供消费。这对于国内占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来说,每月几百元人民币工资,除了必要的日常开支外,是没有多少剩余的钱用于这种消费的。因此,在国内绝大部分地区,保龄球运动还只是一项远离大众,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经常光顾娱乐的休闲活动。但自1997年起,我国经济持续发展,消费能力大增,国民健康休闲理念增强,加上保龄球设备设施实现国产化程度高而快,使保龄球运动得以普及,每局平均约10元,活动个把小时,对已数次加薪的工薪阶层,也负担得起,特别是消费观念和健身之需的加强,更促使其流行起来。
再拿高尔夫球来说,虽然我国已有100多个高尔夫球场开业,而且将有数十个高尔夫球场陆续开业,但因其设施豪华,收费标准较高,一般消费者较难接受,而且这些设施又相对集中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深圳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,因而对广大市民,离他们的距离还比较遥远。但自1998年后,已开始在一些沿海城市,随着改革的深入,而使工薪阶层能问津涉足,尤其是一些球场与中国特色结合的中国化,使得其兼顾中层人士的消费。
(4)康体经营管理水平较低。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普及的桑拿、按摩、美容美发、健身等康体活动,在我国的发展也只能算是刚刚起步,特别是对它的经营管理还没有步入正常的轨道,致使这些对广大人民日常生活、强身健体非常有益,而且应该让广大人民群众正常享受的康体设施设备,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。
(5)人们对康体认识有偏差与误解。社会上大多数人们对康体事业缺乏了解,许多人认为康体是一种奢侈性消费,甚至对一些项目采取抵触情绪。还有一些人误以为某些康体项目是带有色情色彩,加剧了一些人对康体的偏见和误解。
综上所述,几年来,我国康体事业既获得了一定的发展,取得了一定的经验,也暴露出一些问题,遇到了一些困难。当然,不管怎样,我国的康体事业已经冲出了起跑线,只要总结经验,吸取教训,完善管理,求实创新,就一定会获得迅速、健康、有序的发展,与国际接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