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知道“酒吧”是喝酒的地方,“网吧”是上网的地方,最近在青岛又新出现一个新生吧——“痛快吧”,您听说过吗?这个“痛快吧”就开设在青岛的一小学校园里,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吗?带着疑问,记者来到了青岛市贵州路小学,第一次见识了“痛快吧”。
刚进“痛快吧”的门,只见好多小学生戴着手套在打击大沙袋,您可别以为这是学生在进行专业训练,其实这正是开设的“痛快吧”的目的所在,也就是说,孩子们是借打沙袋来发泄心中的郁闷。
小学生1:考试不好之类的事,就过来发泄发泄
小学生2:老师要是批评我们,被冤枉了,心里就觉得郁闷
小学生3:只要来发泄一下,心里就好多了
一位教导主任告诉记者,孩子和大人一样,也有情绪低落、心情不好的时候,如果得不到及时疏解,很可能会影响到学习生活。所以学校开设这样的“痛快吧”,就是想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发泄的场所,排解心里的郁闷。从孩子们走出“痛快吧”那轻松的表情不难看出,他们“发泄”的效果的确不错。可是也有人产生疑问,在学校里现在有“痛快吧”,学生回家之后要想发泄去哪里呢?如果打打沙袋就能排除“心理垃圾”,那么“心理垃圾”排除的同时,会不会助长孩子的暴利倾向呢?对于这个“痛快吧”到底能起多大作用,大家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
青岛市民1:赞成,挺好的
青岛市民2:不赞成,只是一时的,不能解决问题
其实对于孩子来说,自己的心理压力大部分是来自于家长,所以我们要呼吁家长们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,解压还需施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