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届"金鸡百花电影节"日前在杭州平静落幕。与最近几届的表现一样,这块当年中国影迷心中的"金字招牌"的成色打了不少折扣--不仅观众不甚关心,连明星名导也大批缺席。
旨在对本土电影创作做一次检阅的"金鸡百花电影节",曾经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,在过去20多年内最辉煌的时候,举办城市曾经出现过万人空巷的盛况;而今的它,却星光消退。到底是谁冷落了"金鸡"和"百花"?
"各位记者想采访谁,抓紧时间自己上去问,我们不再单独安排采访。"10月25日下午,杭州UME影院一片嘈杂之声。第15届"金鸡百花电影节"组委会负责人对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们宣布,"国际及港台影展"马上开始,即将出席的嘉宾谁是谁,他们也不知道,"各位辛苦点,自己问吧。"
有人认出了香港寰亚老板林建岳的脸,可他只坐了几分钟便迅速消失。失望的记者们不等结束便渐次离开,守候者们则架好机器坐着聊天。镜头所拍到的,不过是几位连身份也不甚明了的"参展影片代表"们的草草亮相。与所有电影节炫目的明星阵容彻底相反,10月25日晚,拉开第15届"金鸡百花电影节"盛会序幕的是一场原生态的歌舞晚会。新华社撰文写道:"坐在台下的熟悉面孔屈指可数,只有濮存昕、谢晋、田华、吴贻弓等人到场出席……没有红地毯更没有当红明星撑场面,本届金鸡百花开幕式是真正意义上的星光黯淡。"
负责邀请明星的影评人程青松在此前透露:"提名名单上出现了张艺谋、成龙、周星驰、章子怡、刘德华、李连杰、冯小刚等大腕,但是从目前所联系的情况来看,他们就是获得提名也将缺席。缺席的理由并非担心拿不到奖,而是都有各自的工作在身。"上世纪80年代,这个由观众投票产生的电影奖项曾是电影人的梦想,所有人都会向剧组告假领取桂冠。而今的状态让程青松感慨,"百花奖的衰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,两年一次评奖都显得如此多余。虽然有一些投票办法的改进,可是国内电影人不买账,这已成为百花奖最尴尬之处。"
虽无明星捧场,电影节却因邀请到全国重要媒体,吸引到不少剧组纷纷到杭州做新片宣传。有趣的是,宣传者们显然不愿奉承这股"东风"。演员黄觉坦白地说,若不是因为宣传新片的关系,他根本不会出现在电影节上,"金鸡百花还没有完全开放,包括选片、评片,应该有个完全开放的环境。现在的电影人参加电影节就是为了赶场,对我来说,得个根本没有公信力的电影节奖项,还不如得到导演或观众的赞扬。"
面对电影节的尴尬落寞,新画面公司董事长张伟平觉得"金鸡百花"办到今天这种境地,是缺乏成功的运作,"比较10年前和现在,你根本看不到什么变化和创新。电影节邀请不到重量级的电影人,就是失败。"代表冯小刚出席电影节的徐帆将电影节评价为"观念太旧,没有公信力,什么都不能和现在接轨"。她觉得电影节的奖项不仅要让圈子外的人看,更要让圈内人信服,"年年都下双黄蛋,奖也不知道是怎么评出来的和谁来评的。评选的奖永远没个最佳,大家都优秀,拿着也没意义。这样谁还来啊?"
数月前,华谊兄弟公司董事长王中军在获悉该公司两部影片《天下无贼》和《功夫》入围本届百花奖时,第一反应是"好笑","这都什么时候的事儿了,怎么现在才有反应呢?有人问我为什么入围的都是喜剧,我觉得让这两部影片入围本身就有点喜剧性。"从2004年开始,百花奖改为两年一评,使得今年的提名名单上一半是2004年的影片。王中军觉得,时隔两年时间,电影人就算获奖也不可能兴奋,"奖项滞后,就使得奖本身缺乏吸引力。"
早在2002年,编剧王兴东就炮轰金鸡百花的评奖机制,"百花奖与市场脱节,许多片子获奖了,我都没看到。"针对这种非议,今年的金鸡百花双奖第一次分离,为了突出重视市场,奖项的评选还作了大幅度改革,中国电影家协会从所有投票的观众中抽取99位百花奖观众评委。但这些改变,丝毫没有引起电影界和媒体的关注。张伟平只参加过银川举办的金鸡百花电影节,此后不管电影节再怎么邀约,他通通拒绝,"那次电影节之后,我们在回去的班机上就都说,从今以后再也不参加了。"张伟平认为,电影奖项的目的就是要对中国电影的繁荣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,"可金鸡百花奖完全是形式大于内容,而且是大家不愿参与的形式。这个奖现在连华表奖都不如,完全没有凝聚力。"
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吴贻弓觉得,"金鸡百花"虽然衰落,但仍是国内重要的一个电影奖项。"我们国家三个奖都是各司其职的,'金鸡'是学术性,'百花'是群众性,'华表'则是政府性的。对'百花'这个真正将电影和观众联系在一起的奖项,对这个创建多年的品牌,我们会尽力维护。"而张伟平的看法是,"保护是保护那些有价值的东西,没价值的保护起来也没意义。"
10月28日,第1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礼上,当主旋律影片《张思德》击败《天下无贼》、《功夫》等电影,捧走最佳故事片、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三个最重要的奖项时,记者和观众席上一片哗然。而嘉宾席上的香港导演唐季礼、马楚成、刘晓庆等人,早已散得不见踪影。
转载请著明信息出自:中国酒吧网 qingba.com.cn